冷鹤鸣教授,上海市委党校一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哲学学会理事,展望计划西部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成果颇丰,著有多项获得国家级奖项的专著。诙谐幽默、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冷教授的课受到了展望学员的热烈欢迎。
“真精彩!真享受!”这是笔者多次与学员共同聆听冷鹤鸣教授的课后,经常听到的一句评价。
第一次听冷教授的课,笔者至今记忆犹新:2004年12月1日,在展望计划西部人才工程培训基地——浦东新区区委党校二楼的教室里,冷教授为来自西部地区的县处级领导讲授“执政环境和政党转型——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个问题”。冷教授讲课看似语气平和,但理性、深刻,课后,许多学员上前与他交流,学员贵州省委研究室农村处副处长罗凌说:“从没有听到如此精彩的演讲,我们就目睹过如您讲的执政者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问题,一些地方的执政能力跟不上形势,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而课中冷教授的一句“知识分子应该有良心”,让笔者深刻体会到冷教授赋予自己的使命感。
围绕自己研究的领域——政治哲学和环境哲学,冷教授近年来为展望学员讲课的主题多为“执政能力建设”和“科学发展观”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最喜欢看记录片的他时时刻刻关注时事,用质疑的态度关注社会,从各种社会问题的发生来透视政策的改变。其敏锐的观察、独到的见解、深邃的分析,让学员们折服。
冷教授在讲课中,“人文精神”时时成为高扬的主题,感染了学员们。“艺术使人成为人。”“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有多少自由度。”大概正因为如此,冷教授被听过他的课的人封了一个绰号“精神贵族”,对此,冷教授笑笑,心中认同。他说:“我对物质生活不讲究,对精神需求较高。我最享受的时刻是,在家中书房看书看累的时候,静静地听上一首曲子。我最喜欢听的是宗教音乐,听了它,让人有渺小之感、敬畏之心,能抚慰人的心灵。”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这是笔者听冷教授的课时,脑中时时闪现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