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大地震后,我们祈祷和祝愿,祝愿逝者灵魂安息,生者坚强,重获希望。这一年来,始终萦绕在我们心头的,是一些无法按捺的牵挂和思索:灾区学员还好吗?走出困境了吗?工作和生活有了新改观了吗?有关灾区学员的一切都我们牵肠挂肚。一年就过去了。今天,我们惶恐不安地探访灾区学员,生怕再次触碰到人们心底的伤疤。探访,不是为了纪念而简单地旧事重提,也不是觉得自己不该缺席这场报道盛宴,而是希望通过真实的交流,再次表达对灾区学员最真诚的关注与祝福。
以下我们通过电话采访四川江油地区的3名“双新”计划学员和“社区守望相助”计划——浦东新区与都江堰市居(村委会结对共建活动)的3名学员。
踌躇满志的村支部书记——李玉林
李玉林是绵阳江油市二郎庙镇青林村支部书记,采访他完全是因为他有着双重荣誉称号——“绵阳市优秀支部书记”、“江油市优秀支部书记”。“我很幸运,地震中家人和亲戚都平安,并且很快从地震的阴霾中走出来,现在企业在灾后重建过程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对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李玉林开门见山地说。
李玉林并非一直这么顺利,07年下半年,他和村委会的一班人一直在找项目办企业,他想建个豆腐加工制品厂,一度计划受阻,最终改变主意。07年10月,他参加“双新”计划江油班的培训,培训给他产生很多想法,坚信了带领村民企业致富的信念。08年1月,李玉林经过慎重考虑买下了改制中的绵阳市德鑫实业有限公司的塑编水泥包装袋生产工艺线。地震中地处古镇的企业生产线受损程度相对较轻,震后复元很快。同时因为灾后重建,建材类产品紧俏,李玉林的企业销售供不应求,日产5、6万条编织带。企业现拥有150名员工,其中九成为女工,其余为返乡的农民工。谈到企业未来李玉林踌躇满志,他准备再建两个5万吨生产线,力争在2010年初投产。
一筹莫展的“女能人”——罗建蓉
大地震发生以前,罗建蓉是当地的创业明星,35岁她已拥 “江油十佳青年星火带头人”、“女能人”、“先进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双学双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罗建蓉97年开始养奶牛,2003 年创办江油市曌达乳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江油乳品业的排头兵。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苦心经营十多载乳品事业毁于一旦,厂房倒蹐和设备毁坏,向公司供奶300多头奶牛也伤忙惨重,一下子锐减到100头。天雨又逢屋漏,此后受“三鹿奶粉”事件的影响,乳品的消费市场日渐萎缩。曌达乳业自此一撅不振,陷入停产的状态。采访中,罗蓉蓉表达了很多忧虑和困惑、也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和信心。她希望通过努力帮助奶农树立信心,尽可能地争取地方政府的扶持,解决资金不足和融资难的问题。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把企业做大做强是她始终如一的努力方向。
东山再起的养兔大王——罗霖
5.12大地震发生时,罗霖正好一个人在江油雁们山区种兔繁育场。雁门地处山区,大量山体滑坡,流过雁门坝的“青江河”上游形成“堰塞湖”,罗霖种兔场正好位于青江河边。……两千多只种兔和兔笼、千方百计争取到的产业扶贫项目、多年来的辛苦创业成果、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倾刻将付诸东流,罗霖感到了恐惧和无助,至今回忆起来,他仍然心有余悸,很庆幸——他的种兔场躲过了这一劫。避免了一场大劫,也给弘山兔业有限公司带来很多的好运,公司的发展顺了。到09年5月,公司已发展了100多家养殖户,尽管从事养殖的多为妇女和老人,但是罗霖给他们以收购的保护价,保障他们的利益。现在弘山兔业公司的兔肉、皮毛产销两旺,兔肉在国内越来越受欢迎,皮毛也打开了国外市场。原来让罗霖最发怵的资金问题现在正逐步地解决,来自农业部、四川省扶贫和国际援助基金的专项扶持资金已部分到手,有的项目也已申请成功。
忙忙碌碌的都江堰社区干部群体
给“社区守望相助”计划班学员打电话的时候,总体的感觉是他们都很忙,这跟他们从事的民政工作有关。知道是上海来的电话,都江堰市民政局副局长周惠兰电话那头的声音显得非常热情。都江堰人对上海特别亲切友善由此可见一斑。提到在去年年底在上海的参观学习,周惠兰至今记忆犹新,特别是细心的展望学院杨志广老师给她买来生日蛋糕,参训的都江堰同事、上海的同行与老师与她共度了一个难忘的生日。在周局长的推荐下,联系好几位其它“社区守望相助”计划班学员,安置点的工作繁杂而琐碎,大的方面有安全、卫生、环境综合治理,小的方面涉及到物资发放以及鸡毛蒜皮、夫妻吵架类的事都要管,安置点居民大事找你,小事也找你,干部们的普遍的感觉是一天48小时也不够用。好在尽管苦点累点,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现在安置点变得井然有序。从9月份起,安置点居民将有望迁入永久性居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