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发展进入新时代。2018年,学院率先启动分别针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各级涉农干部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训项目”。已启动的项目:
1、乡村振兴社会协同项目
围绕乡村致富带头人,尤其是村书记、村主任等乡村领导人的能力建设,展望发展学院拟搭建一个以乡村发展的瓶颈及问题突破为导向、以村官为代表的乡村人才为切入的政府支持、企业介入、公益项目对接的多方协同培训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培养一批“想干事”的村干部“会干事”,“会干事”的村干部“干成事”,培养他们在发展乡村的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乡土特色产业等“造福一方”的事业中,掌握乡村发展利益共享机制,学会发现市场机会、利用市场渠道、提供特色产品、整合转化资源等乡村发展的基本能力“会干事”,并让这部分“会干事”的村干部在实现乡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过程中通过吸引资金参股、贸易合作、承包经营、成果转让等的招商引资手段“干成事”。
2、脱贫攻坚人才振兴计划
“脱贫攻坚人才振兴计划”是一项针对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脱贫的人才振兴计划,以解决对口支援地区乡村基层干部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最薄弱的对口支援地区做最精准帮扶的人才培养计划,围绕基层党支部建设、村委会建设、村级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等等,设计若干个专项(专题)训练营,以补缺板、强弱项为出发点开展专项培训。计划旨在通过专项能力训练,激发出“想干事”的乡村领导人内生动力“会干事”,从而引导对口支援项目聚焦到“会干事”的乡村领导人及其他们所在村上。通过项目的精准对接,帮“想干事”村干部“干成事”——脱贫攻坚、乡村创业。
3、中欧合作考察交流
2018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CAIEP)与欧委会支持的欧洲农村发展领导人协会(ELARD)签订合作协议,立足能力建设,聚焦人才培育,围绕乡村振兴、农村发展的主题,就产业发展、创业合作、生态环境、乡村治理等领域开展全面交流合作。中欧合作通过引进国外智力资源,以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国内线下面授培训为主,基地设在上海;未来将开展国际交流,通过中欧合作渠道,为乡村振兴人才搭建“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向国际交流和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