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0日至24日,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内蒙古伊利集团、上海展望发展进修学院组织的“伊利方舟”赴日考察代表团,在日本长崎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交流。在5天的行程中,考察团先后拜会了中国驻日本长崎总领事馆邓伟总领事、长崎市教育委员会教育长马场丰子女士和有关课室负责人,考察了日本长崎市立上长崎小学、长崎市立野母崎小中一贯制学校,参访了原爆资料馆、科技馆,参观了交通公园、和平公园。考察团重点就学校安全工作、学校特色建设、校长选聘、教师轮岗、教育面临的问题等作了深入地交流。虽然考察时间短暂,无法对长崎市安全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但学校的文化风景、校长的教育智慧、师生的礼仪学养都令考察团成员收获满满。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伊利方舟考察团赴日本长崎考察纪实]()
A.两场拜会活动
1、4月21日上午,拜访中国驻日本长崎总领事馆邓伟总领事。邓伟总领事向考察团成员介绍了长崎与中国的友好交往历史、长崎的中国文化元素、总领事馆的基本情况、日本教育的突出特点以及日本儿童安全的主要体现。他希望考察团在长崎期间,多吸收借鉴日本儿童安全教育和管理的长处,结合自身实际,推动国内特别是西部地区儿童安全教育的发展。赴日考察团团长、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项目开发部副主任史成斌向邓伟总领事介绍了“伊利方舟工程”的项目缘起、发展历程和近期规划,介绍了考察团的成员组成和考察目的,并向总领事馆对此次考察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2、4月21日下午,拜会长崎市教育委员会教育长马场丰子女士和有关课室负责人。马场教育长介绍了长崎市中小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以及市政府有关部门为之所作的努力。在她看来,学校安全教育的关键是教会儿童如何用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的生命,而学校之外的儿童安全则须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资源共同治理,用整个地区的所有力量来保护整个地区的所有儿童。
B.两课经验介绍
1、健康教育课(隶属长崎市教育委员会)
长崎市教育委员会学校教育部次长兼健康教育课长岛崎昭秀向考察团一行详细介绍了长崎市的安全教育基本情况。岛崎次长围绕儿童安全保障的相关法律、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家长参与安全教育的方式、安全教育中的难题、校长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校外专业部门支援学校安全教育的表现、教育部门指导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内容等,与考察团一行展开了深入交流。考察团成员就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安全管理的考评、对安全管理岗位权责的认知、安全教育与日常教学课程的结合等,分别向岛崎次长咨询交流。最鲜明的观点:安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加深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理解,培养能够“自己判断和行动、自己保护自己的身体”的学生。
2、儿童未来课(隶属长崎市政府市民局)
长崎市市民局儿童部儿童未来课课长藤田庄三、系长井上真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向考察团成员介绍了长崎市保护儿童网络推进事业的发展情况。保护儿童网络的主旨是为了营造儿童们安全和安心生活的街道,集结地区的力量,全体社会来保护儿童。考察团成员对保护儿童网络和PTA(家长教师委员会)的话题非常感兴趣,围绕学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运行机制和成本、社区参与积极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C.两所学校考察
4月22日全天,在长崎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总务部设施课长安田和秀的陪同下,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访了市区的长崎市立上长崎小学校和郊区的野母崎小中一贯制学校“青潮学院”。上长崎小学校校长池田敏彦、野母崎小中一贯制学校校长山田圭二、副校长大桥功分别带领我们参观学校设施、学生课堂,介绍学校在儿童安全教育和管理中的做法和心得。两所学校的无数细节,让考察团所有成员纷纷或踊跃提问、或连连拍照、或点头称赞。从教育的理念、课堂的用心、教师的流动、PTA的组织,到空间的极致利用、生活的习惯养成、社区的资源整合,两所学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D.两个公园参访
利用考察的间隙,长崎市经济局文化观光部国际课长柴原慎一和国际交流员林哲浩带领考察团先后参观了长崎和平公园和长崎交通公园。在和平公园,考察团成员了解到和平与安全对于长崎人民的格外重要性。当日,一群幼儿园小朋友的到来引起我们的注意。在老师引导下,小朋友们奔跑追逐、跌倒爬起继续跑的表现,让考察团里很多基层的老师和安全管理者纷纷联想起国内学校取消各种郊游活动、甚至取消很多校内的体育运动的极端做法,感慨不已。交通公园是长崎县政府设置的、让县民自主利用该设施引导儿童学习交通安全规矩的公共场所。园内设施非常注重儿童的接受度和喜爱度,设置有交通教室、自行车教室等户外活动场所,模拟真实场景,教会儿童各种交通安全知识和规矩,很有借鉴意义。
E.两个场馆参观
考察期间,考察团还分别参观了长崎原子弹爆炸资料馆和长崎市科技馆。长崎原爆资料馆集中展示了1945年美国用原子弹轰炸长崎的相关史料,包括爆炸时停在11时2分的时钟、融化的玻璃瓶、市内教堂的残壁等,告诫世人战争这种人为灾难的危害性,祈求世界和平。在长崎市科技馆,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直观体验地震模拟、星际旅行,深入了解自然规律、灾害成因和应对技巧,这是公共安全教育的好做法,值得学习。
F.两个基本共识
在日期间,经过与长崎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学校参观,日本在儿童安全教育和治理方面有两点基本共识,非常值得国内借鉴和重视。
1、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的生命。学校教育的意义,就是教会儿童基本的生存技能、生活能力以及社会复杂关系中的交往能力。
2、地区的儿童由整个地区的力量共同保护。社会存在的意义,就是共同捍卫家园。
以上两个理念共识,背后体现的是强烈的责任意识: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给别人添麻烦;保护别人的孩子就是保护自己的孩子;全社会都有责任来保护儿童安全。
日本的保护儿童网络是在2005年6月设立并逐步完善的,背景是2003年在长崎市和2004年在佐世保市发生的有关儿童的惨痛伤亡事件,在政府的空前重视和媒体的大量关注下,全社会、每一个家长都在反思,他们终于意识到,儿童安全问题不能仅仅靠教育部门来重视解决,而需要全社会来协调维护。
这一点,很有必要在国内引发广泛关注和引起大众反思,不要等到那一个惨案发生的那天,才猛然觉醒,那个只靠学校就可以保护儿童安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G.两个根本保障
日本的社会安全环境和校园安全氛围,之所以呈现良好态势,主要得益于两个根本保障。
1、健全的儿童安全专门法律,规则制定明确,责任界定清晰。1959年颁布、2008年最终修改的《学校保健安全法》详细规定了国家、地方、学校等在保证儿童和教职员安全方面的权责事项:明确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制定学校安全标准的义务,学校安全管理义务,安全教育研修的机会,国家财政上的措施,学校安全基本计划策划制定和公布的程序,学校安全的标准和管理体制,学校防灾保全对策,教育活动中注意安全的义务,学校灾害发生时的救护体制、报警和报告义务,学校灾害的不满意见、商谈和调查,设立“日本学校安全中心”等等。在日本,学校治下的活动(包括校园内活动、上学放学途中、学校组织的外出活动)属于学校责任范围,由教育委员会健康安全课负责管理;其他儿童安全事项归属社会公共安全,由市民局儿童未来课负责协调,政府与社会各类资源共同治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及时合理处置,依法定责。教育工作者能够得到政府的坚定支持。
2、日本的公民社会责任精神非常强烈,他们让保护儿童成为全社会合作共赢的一种自觉。当然,这不是天生使然,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规则法定基础上,在从小受教育所形成的责任意识基础上,自发形成的一种社会共同体使命。
H.启示与感悟
4月24日,考察团成员回国后在上海克拉玛依石油宾馆会议室召开了总结交流会,每位团员都感触颇深,纷纷表示将努力把赴日考察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此撷取了部分团员的启示与感悟,以飨读者。
1、学校有千千万万个教育工作者,他们有着本职的教育的责任。儿童安全,于学校而言,要融于教学,内化于心,成为习惯。建议国内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把儿童安全教育融入每一个学科,融入每一本教材、教案,从儿童的最佳利益和接受度出发,让教学生活化、精细化,类似于“安全上的注意”。
2、千千万万个孩子背后有着千千万万个家庭,这些家庭共同组成了社会,家庭和社会有着本职的保护的责任。儿童安全,于社会而言,要融于生活,倡导邻里互助,共守家园。建议国内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学校重视PTA和保护儿童网络建设,政府给予引领和支持,充分给有一定权威的家长赋权,和学校联合倡议组织,独立运行,参与学校建设。可以通过每一个儿童,影响其背后的每一个家庭,可以采取统一的醒目的标识,增强家长参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如何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教育更具个性,是一个共同关注的课题,日本综合学习时间课程的开设与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的理念基本一致,通过对这几所学校的考察,我看到,在日本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没有因为竞争激烈而走入应试教育的怪圈,各种活动丰富多彩,教室里到处布满了学生自己的作品,虽然水平不能说高,可每个学生都参与了。由于学校学生人数少(总人口44万,有学生3万左右,我县总人口42万,有学生8万左右),教学设备好,所以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爱好的项目进行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学校把书法列为必修课程,日本学生作业书写的平均水平绝对高于我国学生的平均水平,他们的理念是大面积丰收,不突出个人。相比较,我国则相反,学校成立的书法兴趣组,只有少数学生参加。
4、学科渗透融合是安全教育有效实施的途径,因我国分科教学为主,安全教育的时空往往被所谓的主学科挤占,如果能够在基础型课程中做好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那么安全教育的目标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最终得益的还是我们的孩子。“伊利方舟工程” 可以在这方面和学校开展一些有益的探索。
5、在长崎交通公园,我们看到整个公园就是一个模拟社区,让所有到乐园里的孩子都知道要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要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学会保护自己。在公园的连接道路上,增设一批交通标志标线,或者以卡通警察等形式,引导游园的青少年和小朋友自觉遵守交通标志行走,以现场模拟的方式,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从小培养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
总而言之,安全的本质是认识恐惧,接纳事实,面对恐惧,而不是害怕恐惧,逃避事实。安全教育本质上还是教育。先有安全,再有梦想;但不应以安全之名磨灭教育之魂。
(转载自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