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计划”曾是一个服务留学生回国效力的人才开发项目。2000年1月展望计划从北京落户上海浦东,开始了转向服务西部人才开发的事业。西部开发牵动了“展望计划”战略重心的转型,赋予了展望计划新的使命。 展望计划西部人才工程,坚持“传播成功经验、提升发展能力;培育友谊亲和、促进共同发展”的理念,整合海内外各种资金和智力资源、通过组织培训、论坛及志愿服务等方式,协助西部建设者转变观念、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展望计划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西部地区县域公共管理干部、创业农民、以及支教支农志愿者;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公共管理、三农发展、企业管理三大领域。十年来,展望计划通过展望发展学院,为西部地区培训了各类人才共2万余人次,其中公共管理干部16470人次,占81.2%(其中县处级干部5188人次,占31.5%%,科级干部6802人次,占41.3%);培训农村创业农民3742人次,占18.35%,接受过展望培训的学员主要来自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新疆建设兵团、湖北恩施、湖南湘西、吉林延边等自治州及海南等地,涵盖全国56个民族,共900多个县(市、区)。 创新培训机构机制。展望计划是一个全国性公益性人才开发项目,展望发展学院主要以服务西部,以“培育职业精神、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为理念,借鉴国际上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管理运营和希望工程模式进行运作和管理,把服务西部人才开发看作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系列性、开放性的公益服务工程来组织实施,而不是简单的“办班”。展望计划以“公益示范、政府支持、民间驱动、社会参与”的资源整合模式,来解决服务与生存、回报与发展的矛盾,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西部人才开发服务形式多样化。展望计划以培训为主线,但同时还通过组织各种大型论坛与国际论坛、协助举办西部招商活动、编印展望计划西部通讯、简报、网站等,组织专家走进西部开展调研并提供现场咨询,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走进西部活动,来建构东西部人才之间、西部人才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 人才培训的定位。展望计划重点锁定西部地区、公共管理人才、2~4周的短训市场需求,重点聚焦县域范围的县乡(镇)两级干部和创业农民;展望计划努力与普通党校和普通高校错位,建立基于职务角色理解的能力培训模式。 人才培训方式。展望计划西部人才培训尝试了一系列创新,例如,引入希望工程及国际上NGO通行的关于服务对象至上的理念,强调培训的综合服务;按照内容模块化、培训专业化、工作标准化要求,实行全面质量流程管控,努力实现“四个结合”,即课堂讲座与现场调研结合、东西交流与西西交流结合、宣讲式培训与咨询式培训结合、“体会类”培训总结与“案例类”培训总结结合(如学员参加小组集体研讨,总结当地一条经验、揭示一个问题、提供一个方案,团队集体亮相陈述、由学员或专家予以点评,训后跟踪总结)。 创新西部人才培训工作,展望计划正在尝试“四个延伸”:一是从西部人才在东部集中培训,向组织东部专家走进西部提供培训(迄今共51期,培训8425人次);二是从各地抽调人才集中的综合管理培训,向一个县(市、区)或机构(成建制)的综合管理内训,从而进一步向各地抽调人才集中的专业类培训延伸;三是从学员拓展视野-转变观念类培训,向专业运作知识与技能培训延伸;四是从公共管理干部培训向农民创业能力培训延伸。 十年来展望计划工作团队并组织专家经常深入西部地区进行调研、建立了五个西部人才工作试点县,建立了与甘肃省行政学院、云南昆明和甘肃庆阳等地区组织部门的合作机制,建立了一批东部具有特色的现场学习考察点、建立了一支专业齐全的境外、东部、西部专家讲师群。所有这些,既是展望计划宝贵的培训资源,也是展望计划自学更新的源泉。
(“展望计划”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下属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团中央下属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93年发起并组织实施。同年9月4日,***同志为“展望计划”亲笔题名。) (西部开发司社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