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留痕
News 历史留痕
10 - 01 2007

《解放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上海对口支援展望计划”情况

发布者:
浏览次数: 7272

本报记者郑正恕 吴长亮    

2007年1月7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上海对口支援西部地区情况,其中有展望学院实施的“上海对口支援展望计划”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培训班学员刀雄英的特写。实实在在帮助农民牧民移民富起来     上海对口支援进村入户授人以渔去年援助资金3.38亿元,无偿援建项目480个,培训1.57万人次。                                                    

记者近日从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获悉,上海2006年共向8个对口支援地区和云南德昂族援助资金3.38亿元,无偿援建项目480个,培训技术和管理人员近1.57万人次,三项统计均创历史新高。  据介绍,绝大部分项目和资金直接进村入户,众多贫困人口的生活面貌得以根本改变。对口支援地区的农民、牧民和移民,正切身感受着来自上海人民的浓浓情谊。  喜事不断,“刀雄英”们富起来  去年12月25日下午,上海展望发展学院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两袋台湾青枣,来自遥远的云南红河州。“这是让我们分享丰收的喜悦啊!”学院执行院长严凯笑声朗朗。他透露,送枣人叫刀雄英,是2006年“上海对口支援展望计划”培训班学员。该计划由上海市政府出资,展望学院具体运作。 刀雄英承包了40亩地,全部种植台湾青枣,2006年收入超过10万元。而此前,这位不到40岁的傣族妇女的生计和当地老百姓并无二致,“全部家当加起来,不抵一条红塔山”。刀雄英说,正是对口支援,使她富起来了,现在她要带领村民们一起奔小康。  和刀雄英一样,在过去的2006年,上海对口支援地区的农民、牧民和移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喜人变化。去年12月3日,新疆阿克苏柯坪县牧民热斯坦木•买买提喜气洋洋地搬进了新家———一栋“前有院,后有圈,中间夹有小庭院”的抗震安居房。老人家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住了大半辈子土房,没想到人老了,还住上了这么好的房子,党的扶贫政策亚克西啊!”在德宏州的上帮村里,清水哗哗从自来水管里喷涌而出,一位刚搬入新居的德昂族妇女正在精心洗梳着她乌黑的长发。“帮”在德昂族语言里,有“村落”的意思。乡长激动地说,上帮村,是上海真心帮扶的村啊。  同样也在2006年,重庆万州移民顾宁馨一家的生活焕然一新。老顾的儿子原本待业在家,通过对口渠道,已在上海一家服装企业站稳了脚跟。“走出一人,养活全家”。儿子去年国庆节寄回了第一份工资1200元;而老顾的妻子也在上海援建的万州移民就业基地上班了。一家三口开心呀!夫妻俩好几回给上海帮扶干部打电话,连声道谢。  重心下移,实惠直达老百姓  受援地区老百姓生活有出路,折射出上海对口支援的新思路。  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对口支援处负责人表示,相对于前几年,去年的工作更实在,援助重心正在下移,项目和资金进村入户,让对口支援地区的老百姓直接从中受益。  这种变化表现在西藏,就是援藏干部经常挂在嘴边的"普惠制"。据介绍,前些年上海在日喀则援建了医院、学校、广场等大批市政公共设施,公益性强一些。现在,覆盖农牧户3217个、将使15902人直接受益的"安康工程"全面推开,总投入4000多万元。  产业空心化和移民就业难题,一直是困扰三峡库区的"心病"。在重庆万州,上海投资3000万元援建了万州移民就业基地。万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李世民说,这如同筑巢引凤,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截至目前,该基地已经引到3亿多元外来投资,安置移民3000多人。  在云南,使贫困农民直接受益的项目资金,占到了援助资金总量的80%。去年,上海在云南四个州(市)加大了"白玉兰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推进力度。有关负责人说,原来推行"7+8"模式,一个村直接提供援助资金7万元,再加上8万元的贷款;现在则按照户均1万元的标准进行援助,一个自然村的投入超过50万元,重点改善当地基本的生产、生活、医疗和教育条件,推动产业发展。  新疆阿克苏地处地震多发带,因此房子是当地农牧民的头等大事。上海援建的1800户抗震安居房,已有371户抢在去年年底前竣工,剩下的将在今年内全部建成。  授人以渔,不拘一格出能人  如何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是对口支援工作必须面对的一道槛。上海解决这一难题的切入点,就是以"人"为本,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服务。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农村致富带头人专题培训。去年"上海对口支援展望计划"8期培训全部完成,来自八个对口支援地区的305名各类人员参加了培训。其中乡村"双带"(带头致富、带领他人致富)能人专题培训占到6期,县(处)党政领导培训班只有2期。由此,一大批先富起来的"刀雄英"开始发挥带头作用。  直接面向农民的就业培训也是一个亮点。去年上海启动了对口帮扶德昂族项目,第一步就是在当地建立农村人才培训学校、青年就业培训基地。目前,首批培训的30名德昂族青壮年已结业,部分学员赴昆明、瑞丽、陇川等地转移就业;云南省文山上海劳动技能培训中心自去年8月投入使用以来,迄今7期共培养了298位技术农民工。他们在省外务工不到半年,就在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广受好评,供不应求。而以前,文山输出的农民工连10%都留不住。  只有让当地的老百姓能自己挣到钱,这才真正形成了"造血"功能。据有关负责人透露,对口支援地区都将陆续设立类似的就业培训中心。

News / 相关新闻 More
2007 - 12 - 19
点击次数: 6694
12月14日,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上图左)在百忙之中抽时间会见了展望计划办公室负责人符钢战博士(上图右),他认真听取了符主任的工作汇报,高度评价了“展望计划”的工作,并表示支持展望计划公益事业的发展。此外,符钢战主任还向分管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等工作的国家外专局副局长孙照华汇报了2007年展望计划工作情况,特别是“双新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2008年展望计划工作思路的要点,孙副局长充分肯定了展望计划的工作,他希望展望计划办公室能够进一步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携手,将“展望计划”的工作融入到国家外专局的“千村引智”工程和“一村一品”以及为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而实施的西部地区人才培训工作中去,从而加快服务西部人才开发公益项目实施的步伐。符钢战主任还向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负责人万金发、徐皓庆汇报了工作,并商议了如何落实季局长、孙副局长讲话精神以服务西部新农村建设的行动方案。
2008 - 04 - 14
点击次数: 6483
4月9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李宁来全国展望计划办公室考察。李宁秘书长的到来受热烈欢迎,展望办符钢战主任与李宁秘书长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符钢战向来宾介绍了“展望计划”成长历程和展望办的发展现状,陪同来宾参观了“展望计划”展示厅,着重介绍了由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主办,中国展望计划、中国西部人才基金会、西部试点县市政府共同资助,展望学院与西部试点县政府共同实施的“千名西部新农村、新农民创业能力培训计划”,并请客人观看了“双新计划”专题片。随后,符钢战一行陪同李宁来到位于杨浦区眉州路的展望计划的教学基地,李宁兴致勃勃地参观教室和学员宿舍。在对实地深入细致地考察后,李宁对展望计划为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做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赞赏,对展望学院培训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展望办严凯、黄宝平等领导接待时在座。在与符钢战的交流中,李宁表达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展望计划合作的意向。李宁很赞同展望计划的“自强、互助、发展”式...
2008 - 05 - 08
点击次数: 6433
5月5日,甘肃省厅局级干部综合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开学典礼在展望计划长城培训基地举行,全国展望计划办公室主任、展望学院院长符钢战、甘肃行政学院信息技术与国有资产处处长史占东、展望计划长城培训基地主任傅晓辉、甘肃行政学院副教授马玉成出席了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展望学院副院长黄宝平主持。开学典礼上符钢战院长致欢迎辞、傅晓辉主任和史占东处长分别讲话。符钢战院长在致辞中向研修班学员分别介绍了展望计划和展望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说,展望计划借鉴了欧美国家的旅行式培训模式,学员在学习中通过运用“望”、“问”、“切”、“诊”四法,即实地考察、教与学的互动、分享经验、把脉问题理清思路,达到提升培训效果的目的。符钢战强调,甘肃省厅局级干部综合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是展望学院与省级行政学院首次合作办班,合作的目标是实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共同提高。培训为两段式,分别在上海、甘肃两地进行,除了研修课程,展望学院将...
2008 - 07 - 15
点击次数: 6333
7月8日下午,国家民政部社团管理局局长孙伟林冒着酷暑,在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社团局局长方国平、浦东新区副区长过剑飞、新区民政局长王家祯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展望计划调研,展望计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严凯向孙伟林局长一行汇报了展望计划的发展历程和落户浦东八年来的主要工作。在严凯的带领下,孙伟林局长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展示厅和员工办公场所。
地址: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盛荣路188弄5号楼205室
电话:021-58790796
邮箱 PDI@chinaprospect.cn
展望计划办公室
地址: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盛荣路188弄5号楼205室
犀牛云提供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