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日报 日期:2008-03-17
前两天,卢如芬托人给上海展望发展学院捎来一份特殊的礼物———“八面煎鱼”。千里送鱼,就因为“鱼”里也有展望学院的一份心血。卢如芬在信中这样写道:“我以前只有‘闯江湖’的激情,但怎么‘闯’却一点方向也没有,走了不少弯路,但是参加了展望学院的培训之后,我的心里一下就亮堂起来了。”
卢如芬来自上海对口支援地区云南红河州石屏县,她所感念的培训,是指“千名西部新农村、新农民创业能力培训计划”,简称“双新计划”,一个以培训为基础的西部农村能人孵化器项目。上海展望发展学院院长符钢战博士解释说:“该项目是为了培育有能力、有责任的新农民,建立农民帮助农民的机制,从而提升农村能人带头创业致富的能力。”据介绍,“双新计划”于去年正式启动,首批试点培训地选择了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和弥勒县、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四川省资中县和江油市。迄今,已有1020名创业农民从中受益。
拿起一袋“八面煎鱼”,上面赫然印着卢如芬的头像,符钢战点头赞许:“还挺有商标意识的。”“是啊,”前来参加“双新计划”试点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的石屏县委副书记沈焕然接过话来,“她现在做大了,已经推出了30多个品种的煎鱼,不仅在国内卖,还远销东南亚甚至德国、法国。”
经过“双新计划”培训,激发出创业激情的不止卢如芬一人。石屏县马鞍山村谭有顺,在成功探索“稻-菜-菜”种植模式并走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之后,还和他人联手创业,准备在县城郊外公路旁建一个年贮10万吨的果蔬储藏交易中心;资中县银山镇岗石村郑桂华,将培训中“创业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的理念活学活用,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多的情况,办起了一家“孝心坊”……四川资中县委组织部部长张明算了一笔账:通过“双新计划”,如果资中的每名学员平均创造50万元财富,200名学员就将创造1个亿;在未来3年至5年,每个学员还能带动10多户村民致富,新农村建设必将快马加鞭。
显然,这一美好蓝图也强烈吸引着其他省市。日前在上海举行的“双新计划”经验交流会上,四川拱县和湖北恩施就“不请自来”,希望上海展望发展学院能将“双新计划”植入当地。(本报记者 谭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