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扶贫开发年鉴》(以下简称《年鉴》)由国务院扶贫办主管,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承担《年鉴》的组织编纂工作,是一部综合反映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历史文献,是记录扶贫开发领域年度发展状况、发布我国扶贫开发系统权威信息的重要平台,是全面系统反映上一年度中国扶贫开发工作发展变化情况的大型资料性工具书。面向国内外有关从事、参与和关注中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政府组织、国际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益与慈善机构、专业机构与个人等各类读者,主要提供关于中国扶贫开发年度工作情况和进展信息,系统反映中国年度扶贫开发的总体概况及其主要政策措施与成效,展示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社会团体开展扶贫工作的具体行动和工作内容,为全国扶贫系统及各有关方面推进扶贫开发提供信息交流及决策参考。得到国内外从事和关心扶贫事业的机构和人员的关注和认可。
![我院承办的“春雨工程”公益项目被《中国扶贫开发年鉴(2014)》收录 我院承办的“春雨工程”公益项目被《中国扶贫开发年鉴(2014)》收录]()
2014年《年鉴》收录了我院承办的“春雨工程”公益项目,现全文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农民创业就业扶贫开发示范项目】“春雨工程”公益项目是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创设、上海展望发展学院承办的支持西部地区农民创业就业的扶贫开发示范项目。四川省江油市作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虽然初步形成了以冶金、能源、机械、建材、化工、纺织、食品等门类为主的工业体系。但广大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农民生活还比较贫困。根据四川省江油市的申请和捐赠者的意愿,从2007年开始,基金会把江油市作为“春雨工程”的第一个实施单位。实施以来,得到社会企业的认同和参与,共有12家企业无私捐赠,捐赠金额达1120万元。2011年基金会设立“春雨工程基金”,专项资助“春雨工程”公益项目。截至2013年底,直接用于江油地区“春雨工程”公益项目的资金已达760万元。
一、对农民进行农业专业技术和非农技能培训
七年来,先后进行了五期培训,涉及种养殖、餐饮、旅游、家政、建筑、电工、焊工、机械加工等20余个专业。据江油市人社局统计,五期培训21000多名农民,取得初、中级证书13000多人,就业率达100%,满意率达98%,带动13万多人实现增收,占江油农村人口的21%。参训学员比培训前年均增收约26%(种养植增收5000元,非农技能增收1万元以上,外派培训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创业培训年均收入20万元以上)。
二、对农村致富带头人进行异地培训
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2011年印发了《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发改西部[2011]854号)以及2013年批复的西部67个县“开展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等文件精神,为促进农民创业,扩大农民就业,有效增强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创业能力,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在实施对农民个体的创业就业培训的同时,创设“春雨工程—农村致富带头人专题研修”公益项目。该项目通过到发达地区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专题研修,帮助农村致富带头人转变理念、扩大视野,提升带头创业发展和带领就业增收能力,带动更多农民就业,提高农民致富的速度,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贡献。
到2013年底,先后实施五期,四川省江油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200名农村致富带头人接受了培训,提高了“双带”能力,即带头创业发展和带领就业增收的能力,从而带动更多农民就业和脱贫致富。
项目分集中专题培训和后期跟踪指导两阶段。其中,集中专题培训在上海市展望发展进修学院进行,为期8天。采取理论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学员交流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后期跟踪、检查指导分平时一般性跟踪和专家集中检查指导进行。
农村致富带头人项目成效显著。据对2012年农村致富带头人专题培训班50名学员企业的不完全统计,2012-2013年共增加产值1.2亿元,利润增加近2000万元,特别是带动了4400多名农民就业。
三、对“春雨工程”公益项目进行评估
为更好地总结“春雨工程”(农民创业就业培训)公益项目,发挥项目的更大作用,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邀请包括培训、就业、金融等方面的6名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于2014年1月对该项目进行评估。评估专家组通过问卷调查、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考察培训机构、实地考察培训学员创业带动就业情况、专家组讨论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评估。评估结论如下:一是指导思想清晰,定位准确。项目符合国家“十二五”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较好地满足了西部地区农民改变现状、创业就业致富的迫切愿望,与基金会“为西部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的宗旨也相一致。项目通过对农民个体的非农技能和农业专业技术的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达到增收目的;通过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创业培训,提升“双带”能力(带头创业发展、带领就业增收),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通过项目的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和提升农民的素质,为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独辟蹊径。这个项目前景远大,可持续、扩大范围实施,使更多的农民受益,为解决好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做出贡献。二是项目实施和管理严谨、流程清晰、受益对象选择严格合理。基金会和江油市人民政府签署了项目实施合作协议书。每一期都有实施方案,培训的专业紧紧围绕江油产业发展重点和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受益对象选择合理,申请、审批、结业手续严格。运用比选竞标的方法,选择本市五家定点培训机构,采取本地定点培训与发达地区异地培训相结合。培训中注意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努力提高受训者的能力和素质。项目实施中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注意培训与就业相结合。项目档案完整规范。三是项目资金来源和使用合规合法。项目资金主要来自社会企业的捐赠,都与基金会签订了捐赠协议。项目资金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资金的使用有严格的规章,并对各培训点的资金加强监管。资金的拨付流程清晰、手续完备,资金的使用合理、管理严格。把资金用到了最需要的人和专业上。同时注重社会资金与政府资金相结合,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四是项目效果显著,有效地帮助受益群体提高收益和素质,有力地推动江油经济社会的发展。项目的实施围绕江油“李白故里、特钢新城”发展战略开展培训,根据产业发展重点选择专业,为江油培育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产业、旅游业提供技能和领军人才支持,有力地推动江油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使受益群体真正受益,还使受益群体素质全面得到提升,推动了农民群体素质提高。经过培训,特别是异地培训,学员普遍感到不仅提高了能力,更重要的是转变了理念,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自信。这符合培育新型现代农民的要求,他们的素质将影响到他们周围的人,对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发挥作用。
该公益项目探索了一种可复制的农民创业就业培训模式。项目实施6年来,逐步形成了农民个体的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与非农技能培训相结合,农民个体技术技能的提高与农民创业个体、经济合作组织及农村中小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带头创业发展和带领就业增收能力提升相结合,本地定点培训机构培训与异地培训相结合,培训与创业就业相结合,社会资金与政府资金相结合的帮助西部地区农民“春雨工程”(农民创业就业培训)的模式,为在更大范围推广该公益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今后,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将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同时,积极探索延伸项目实施范围,实现项目规模化,扩大项目影响力,为打造品牌奠定基础。